离心泵进口变径和出口变径有何不同
发布时间:2025-11-12 08:33:30 发布人:泵阀
一、管道的“脊梁骨”——支架与连接
管道不能“压”泵。无论进口出口,与泵直接连接的管段都应设有减振支架,且必须是刚性支架,要靠近泵口。 目的是绝对避免管道、阀门的重量及热应力产生的力和力矩超过泵进出口的大允许外载荷,这载荷值应由设计方或泵制造厂提供。泵与管道的连接,推荐使用软接头,并且软接头宜与泵直接连接,近泵安装为原则。 这能有效补偿管道微量位移,减少振动传递。法兰连接时,密封垫片需根据介质选择,螺栓要对角均匀拧紧,防止泄漏和法兰变形。

二、进口管的门道——防的是“气蚀”
保的是“吸入” 水泵进口,讲究的是“顺畅”二字。泵的汽蚀余量(NPSHr) 有严格要求。这汽蚀余量就是泵的“食量”指标,管道布置就得保证送到泵嘴边的“饭菜”(液体)足够且不夹“气泡”。
核心在于变径管,这里规矩明确:必须用偏心大小头。 若用同心大小头,管道顶部会存气,形成“气囊”,泵一抽,气体进到泵里,就容易引起汽蚀和喘振。这偏心大小头的安装方向也有讲究:
通常情况,尤其是考虑防气蚀时,采用 “顶平” 安装(偏心大小头的平边在上,斜边在下)。 这样能防止出现液袋或气囊。若从防止积液角度考虑,则采用 “底平” 安装。进口管道还得短而直,减少弯头。 离心泵的入口前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泵入口直径的3倍,大型泵要求更严,得有7倍以上直管段,为的就是让液体平稳入泵,避免偏流和旋转流引起振动噪音。
三、出口管的关键——降的是“损耗”,
防的是“锤击” 出口管道,核心是“稳妥”。
泵出口流速高,动能大,变径管这里一般用同心大小头,目的是缓慢降速,将动能平稳转化为压力能,减少系统能量损耗。出口阀门和止回阀是黄金搭档:切断阀(如闸阀)用于调节流量和检修隔离。止回阀必须安装在泵出口和切断阀之间,且应靠近泵出口, 核心作用是防止突然停机时流体倒流冲击叶轮,也就是可怕的 “水锤”效应。对于高温高压工况,泵的出口管线要有一定柔性,必须经过应力分析,根据热应力大小来确定管线几何形状,避免热应力损坏泵体。